陕北节日文化,陕北节日文化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北节日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陕北节日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陕北腰鼓的特色?
腰鼓的特点一般可概括为:腰鼓通过动律的变化表达舞者的内心***;
舞者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
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股子“蛮”劲;
击鼓转身是腰鼓表演的关键;
腰鼓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
陕北腰鼓历史悠久,格调古朴。人们在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每次演出的阵容都很大,一般都有60名左右的鼓手。有时几个队连在一起,能拉开一两里路距离。腰鼓手们的装束一律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观。
牛王会是哪个民族的宗教节日?
牛王会是中国民间节日。时为农历六月初八。据传该日是牛王诞辰日。横山县党岔镇马坊村——华严寺,时来于宋真宗(1010)年,牛王会暨祭奠活动距今已延续1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6月被陕西省人民***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陕北的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陕北的端午习俗不同于关中、陕南,华商论坛网友“绥德油旋”的这篇帖子向我们讲述了陕北端午节的故事:
标题:陕北的端午节
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本身就是个缺水的地方,陕北人的端午节好像跟纪念屈原并无太大的关系,陕北的端午节更像一个节令,祈求健康平安、风调雨顺的节日。
1.陕北人的端午节也是要吃粽子的,所以很多孩子都称之为粽子节。不同于关中、陕南用江米包粽子,陕北的粽子要用到糜子碾出来的黄米和陕北红枣。粽子会做很多,吃不完的可以泡在井水里,可以吃上十几天。
2.对于陕北孩子来说,端午节除了可以吃粽子,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花绳绳。这种花绳绳也称之为五色线,是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成的缕索,迷信的说法是,五色线可以避开蛇蝎毒虫。端午节过后,五色线要扔到河里,意喻让河水冲走瘟疫、疾病。
3.对陕北人来说,艾草是中可以辟邪、驱除蚊虫的植物,以前在没有蚊香、蚊帐、驱蚊水的农村,晚上睡觉前,都会在家里点一把艾草,等烟散了才回到窑洞踏实的睡觉。端午节,艾草要查到家门、猪圈、羊圈上,给家人和牲畜辟邪。
4.陕北的端午没有赛龙舟,也不吃绿豆糕,但也同样热闹。在端午节之前,陕北的天气往往都是少雨,如果遇到干旱年份,会有庙会祈雨活动。在物质不发达的年代,村里还要杀上一头猪作为贡品祈求老天降雨,之后将肉分成一块一块卖给村民,称之为分牲,现在想想,其实就是众筹吃肉罢了。
5.端午节在陕北其实也算是一个节令吧。在靠天吃饭的陕北,农民会根据地面土壤的墒情(湿度)来决定是否下种。老人们常说,端午以前糜谷要是能下种就能成熟,端午之后就要考虑换种荞麦这类生长期较短的作物了。
6.陕北的农村有很多庙,几乎村村都有一个庙,有龙王庙、娘娘庙、三皇庙、牛王爷庙等等。有的庙会就选择在每年的端午节,村里会搭台唱戏敬神,在外打工的人也会返回村子,家人团聚、帮干农活、一起看戏。
陕西省的陕北、关中、陕南的民俗有哪些不同?
陕北丶关中丶陕南是陕西地理上的划分。陕北包括榆林和延安两个地区;关中包括西安、铜川、渭南、咸阳、宝鸡;陕南包括安康、汉中、商洛地区。
陕北的风俗和晋北、内蒙一些地方相似,有游牧遗风;关中是关中平原区,中国文代底蕴深厚,保存较多秦文化;陕南的安康和汉中为秦巴山区,民俗较近四川;商洛的民俗较接近关中,又有楚、豫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北节日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北节日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1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