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节日糯米饭的由来,广东节日糯米饭的由来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东节日糯米饭的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广东节日糯米饭的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糯米饭的来历?
糯米饭是壮族儿女发明的。传说中有个青年叫特侬,为防止猴子抢走了糯米饭,做出了带着黑色糯饭,后来,壮家人都学着特侬,家家户户学做黑色糯米,后又逐渐用黄栀子、红蓝草等做成了***、红色、紫色糯饭,逐步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
糯米饭是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食品,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糯米饭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食品。在古代,糯米饭是一种贵族和皇室常吃的食品,因为糯米饭口感软糯,易于消化,而且营养丰富,被认为是一种高档的美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糯米饭逐渐传播到了中国其他地区和周边国家,成为了一种普及的食品。现在,糯米饭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各种节日和庆典中都会食用糯米饭。
很多地方在立夏这个节气都会吃一些美食,糯米饭就是其中之一,立夏吃糯米饭的由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每个地方的传说都不一样,但大致都与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中的幼主阿斗有关。
温州糯米饭起源?
原料:(制10只)
糯米 150只 白糖 50克
豆腐皮 2张 核桃仁、金桔饼、冬瓜条、糖佛手、糖桂花,蜜饯红、绿丝各少许
细纱 150克
熟猪油 100毫升
制法:
1、将糯米淘净浸涨(约浸3小时),捞起沥干,放入蒸笼,用旺火蒸30分钟离火,倒入碗内,拌入白糖及猪油(25毫升)、开水(50毫升),再移至火上蒸1小时左右,成糖油糯米饭。将各种果料切成细末。
2、将豆腐皮用蒸汽润湿,切除四周边筋,平摊在案板上,将糯米饭按豆腐皮的长度和7厘米左右的宽度放在靠近身体一边的腐皮上,糯米饭上放细沙,再均匀地撒上果料末,然后将豆腐皮由里向外卷合,叠成长条。
3、将平底煎锅置于中火上,烧热后加入猪油,将锅转动,使油淌匀,随即放入糯米条,约煎1分钟,翻面,再煎1分钟,待两面都呈金***时起锅,切成10小块装盘,撒上红、绿丝即可上桌。
特点:形如“烧鹅“胸脯块,色泽金黄,外脆里软,香糯甜美,携带方便。此点19***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大班教案五色糯米饭的来历?
我们广西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节的大日子里,壮家人通常会制作五色糯米饭祭祖、招待亲友。孩子满月,乔迁之喜,也会蒸煮五色糯米饭分送给左邻右舍,表达敬意。壮人爱枫叶,并认为枫叶可以“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祥和平安。因此,农历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饭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在门口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有的还会将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染料渣撒在屋子***或者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0 关于立夏为什么要吃糯米饭的传说?
吃糯米饭传说是因为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
三国蜀汉鼎盛时,辖区远至滇中,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头领中,有些人并不十分心悦诚服,南蛮头领孟获便是其中的突出人物之一。
等到刘备白帝城病逝之后,诸葛亮受命托孤,辅佐幼主,为了北伐大计,诸葛亮打算先安定南部的乱世,他亲自出征南蛮,多次出奇制胜,七擒七纵,制服了这位桀骜不驯的孟获,使他不得不对蜀汉幼帝和诸葛先生拜服。
后来,诸葛亮病重,临终时特地召来孟获,当面嘱咐他说:“我死后,你每年今日要去看望幼主阿斗一次。”这天正是立夏时节,孟获是个直性爽快人,一经答应,就要做到,从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见蜀主刘禅。
数年后,晋武帝司马炎灭了蜀国,把阿斗掳到洛阳,孟获不忘诸葛亮所嘱,每年立夏日仍然带了亲兵护卫前往洛阳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细,唯恐阿斗被亏待,每次都要亲自用大秤称量阿斗体重,一再告诉晋武帝,如有丝毫差池,他是绝不答应的。 糯米饭 武帝见他如此认真,便想出一个主意,知道阿斗喜欢甜的黏食,每届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饭给他吃,此时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饭,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两大碗,等孟获来称人,都比上年重上几斤。难怪阿斗要“此间乐不思蜀”了。
从此,立夏点食豌豆糯米饭和称人便在民间传开,相沿成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节日糯米饭的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东节日糯米饭的由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1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