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节日的由来简介30字左右,春节节日的由来简介30字左右怎么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节节日的由来简介30字左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春节节日的由来简介30字左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都是我国都传统节日,介绍某一节日的来历?
端午节来历主要有如下4种: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2、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4、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春节是怎么来的?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春节历史悠久,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上古时代人们结束一年农事后,新年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自古以来人们强调岁首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
古代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节仪中找到蛛丝马迹,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完善的过程。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年”是汉族民间传说的凶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一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只见当天,白发老人身穿红衣,在屋门上贴红对联,在屋外放着鞭炮,敲锣打鼓,年兽便逃跑了。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要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敲锣打鼓。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规定公历元月一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民间俗称“过年”,起源于古老的农业祭祀,“年”的原始意义是指作物成熟。
春节正式形成在汉代,这和历法的完备有密切关系。汉武帝命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作《太初历》,定夏历正月为岁首,每年的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至今。
春节虽以正月初一为节,但年事的准备一般从“腊八”就已开始,中间有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民间称为“小年”,紧接着是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算过完年。
节前家家户户要扫尘,节临要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除夕要请神、祭祖、吃年夜饭、守岁,初一至初五要拜年、串亲戚、送贺年帖等。
在古代,春节期间会举行大规模的驱傩活动,驱除疫疾厉鬼,祈祷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还会举办各种花会、赛会和庙会,以及舞狮、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等***竞技活动。所有这一切无不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和浓浓的人情味。
春节的习俗:
1、办年货: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节节日的由来简介30字左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_a***_]介绍关于春节节日的由来简介30字左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3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