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各节日的风俗礼仪,潮汕各节日的风俗礼仪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潮汕各节日的风俗礼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潮汕各节日的风俗礼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潮汕人过年的习俗有什么?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在潮汕地区,过年一般要热闹四、五天。春节当晚,大街小巷,家家产户贴春联,张灯结彩。吃团圆饭。
春节一早,大人携小孩子带上一对或二对生柑(称“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节的文娱活动有英歌舞、营大锣鼓、擎大标、布马舞、舞龙、狮、鲤鱼等。
潮汕地区“岁时节日”的各种活动,世代沿袭相传,蔚然为俗。或纪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蕴义。潮汕人多于这些节日回家与亲友团聚,增进彼此的情感和凝聚力。
潮汕四大节?
端午节是潮汕地区的一个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在潮汕,人们称端午节为“五月节”。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便会吃栀粽、赛龙舟、祭拜祖先等
潮汕的习俗有:盂兰盆节、中秋烧塔、人节、劳热、吊灯习俗。
1、盂兰盆节
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中元节。需要注意,一定意义上,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七月半祭祖节归民间世俗。有些地方俗称该节日为鬼节、施孤、斋孤、地官节等。
2、中秋烧塔
中秋烧塔是每年中秋的农历八月十四,禾市各村均会指派人员砌塔,塔高一般1.5米不等,村庄大则塔大,塔底要用砖块砌成,塔身大多用碎瓦片砌成约占塔高的3/4,然后再用瓦片园叠砌封顶,塔底须前后各留一个塔门,前门用于投放燃料用,后门用于拔出火灰。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为稻草及谷壳等,主要由年青人敲着锣鼓到各家收集。
3、人节
人节又称人日、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4、劳热
“劳热”民俗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无比崇拜,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土地之神,古人称之为“社”,潮州人则将其称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铺、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庄也可以见到),“劳热”这一民俗活动在潮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5、吊灯习俗
潮汕祭祖一共有八个节,依次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除夕。当然还有先人忌日。随着先人入祠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及移风易俗的提倡,祠堂祭祖就简化成春分日,秋分日,入祠日祭祖,并由老人协会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筹办。
端午节是潮汕地区的一个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
潮汕(Chaoshan),海外和旧时称潮州,是一个以潮汕方言为母语的汉族民系,是中国岭南沿海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
潮汕正月初六有什么风俗?
在广东潮汕的正月初六,为送穷日。风俗是: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门上吊钱也可同时扔出去,称送“穷神”。
大年初六也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龙抬头潮汕风俗?
在潮汕地区,农历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这一天有着丰富的风俗活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
入庵寺:在二月二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庵寺进行参拜。这体现了潮汕人民对宗教和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寄托了[_a***_]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起龙船:在广东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众人会跳入水中,请龙出水、清洗龙船、试扒龙船。这不仅是对龙文化的传承,也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仪式。
举办炮会:二月二是土地神的诞辰,当地男女老少会用震天的鞭炮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习俗被称为“炮会”,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剃头:在潮汕地区,二月二还有剃头的习俗。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许多市民会选择在这一天理发,以祈求新年的好运。
除了以上这些习俗,潮汕地区在二月二这一天可能还有其他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了潮汕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汕各节日的风俗礼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汕各节日的风俗礼仪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5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