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论文,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论文8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论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论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简短历史小论文?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
俄罗斯和中国民俗学的鲜明特征的论文?
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正在不断地深入,这使得许多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欧美这些的发达国家还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影响的结果是多种的,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别人,汲取别人的优点,避免别人的缺点,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要想更好地征服别人,只有不断地了解它们,这也是我们选择这门“俄罗斯国情与文化课”的理由所在。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展现其民族文化特征和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将利用本学期所学,对俄罗斯的文化习俗和中国的文化习俗进行对比, 取长补短,使中国更好的屹立于不败之林。
民族遗产的含义?
“民族”一词使用非常广泛。但不同场合,其所表达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一种是广义的,泛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土著民族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内。或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民族等。另一种是狭义的民族,指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即指各个具体的民族共同体。如英吉利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等。
遗产:死者留下的财产,借指历史是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
《民族遗产(第1辑)》是一本专业的民族遗产论文专著,介绍全世界民族遗产的研究、前沿话题、保护等。《民族遗产(第1辑)》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沿话题、传统节日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研究、民间文学与表演艺术研究、田野考察、他山之石。
书名
民族遗产
ISBN
***87507730319
页数
257页
宋代春节和现代春节的异同论文?
由于宋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当时的也有心庆祝这个节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在临近过年的时候放假,让大家尽情玩乐,放松心情。以北宋的风俗为例,从过年的第一天到第五天,农民不用工作,这几天连学者都不能学习。
祭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过小年”。这一天,人们清理神社和炉灶,以示对灶神和祖先的尊重,并要求他们在未来的一年里为家人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衣。大家都很熟悉放鞭炮。早在宋代,人们就用火药制作烟花爆竹。在现代中国新年,一家人通常坐在一起看电视来庆祝[_a***_]。宋朝虽然没有电视,大家还是会一起唱诗等等着过年的到来。现代人除了吃丰盛的年夜饭外,通常还吃饺子或饺子作为特殊的食物。在宋代的除夕,家家户户都会吃屠苏酒饺子,寄托对来年的希望。所以宋朝和现代的新年是很相似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论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论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5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