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文化习俗服装节日,满族的服饰和节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满族的文化习俗服装节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满族的文化习俗服装节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满族特色节日?
1、春节,是满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蓝、白色)、挂“福”字。***分发“神纸”之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
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取“更岁饺子”之意。还要把一枚铜钱(富家有的用金钱小保及宝石等),暗放饺子中,谁吃到了则终岁大吉。
除夕,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可达二丈,上扎松枝,高挂红灯,红灯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则于腊月二十四日悬挂“天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出灯止。
2、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满族除挂彩灯外,还制作“冰灯”,元宵节的主要内容不是吃元宵,而是观彩灯。满族聚居的市镇,街道上悬挂起成千上万只巧夺天工的彩灯。农村还有元宵节晚上“蒸面灯”之俗。晚清广州“羊城灯市”中,以旗人所制灯最为璀灿夺目,成为广州一种特产。
3、正月十六,北方各地满族妇女,盛行卧冰与“滚冰”,象征着去除晦气。
4、正月二十五“添仓”,祈求丰年。
5、二月初二“龙抬头”祈求风调雨顺。
7、端午节要外出踏青、击球、赛秋千等。近年来,各地满族多有庆祝“颁金节”的民俗:后金时期,皇太极于1635年农历10月13日,将族称定为“满洲”(或作曼殊、满殊),满族人把这一天作为满族的诞生日,举办满族“命名日”,即“颁金节”的庆祝活动。
满族的特色节日,颁金节。这个节日是满族的族庆之日。在农历的10月13日满足命名。所以是为了纪念满族的诞生。
上元节也就是俗称的元宵节,这是和我们汉族一样的。走百病,这是满族妇女的节日。添仓节仓。2月2就是俗称的龙抬头日。虫王节。中元节,开山节,腊八节还有小年。
满族的传统节日是颁金节,走百病,添仓节,虫王节。满族许多节日还受到汉族人影响,在今天也过一些汉文化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工具。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
满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春节: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继位后,顺治元年(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满族遂也过起汉族的传统节日。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不同。腊月二十三日(汉族是二十四)为“小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满族的文化习俗服装节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满族的文化习俗服装节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6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