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文化融合课例研究,节日文化融合课例研究报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节日文化融合课例研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节日文化融合课例研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传统节日应该保持足够的尊重。因为这不仅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一种遵从,也是对自身民族身份的一种确认。
通过中国传统节日,学会尊敬老人,学会孝敬父母,让祖国的传统美德在我们欢度传统节日中在我们身上得到发扬
正确对待,需要在节日活动上进行创新,与时代相结合,让人在活动中能够获得参与感、获得感。
实际上,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都对应着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比如,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元宵节猜灯谜、赏花灯等等,只不过,当下新的***方式对传统的节日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其实新的***方式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如果能够利用它,与传统节日的文化相结合,进行活动的创新,那传统节日也会得到大家的欢迎的。
我们应该正确的去对待那些传统的节日,发扬好的习俗,摒弃那些不好的陋习
比如清明节用鲜花代替烧元宝纸钱等,要用我们的心去感受而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去表现的我们有多少的好。还有想端午,中秋,冬至,春节也要尽量一家人一起做下来吃顿饭团圆最重要
如何将节日与教育深度融合?
这个问题,我这样来回答。
1.这里的“节日”应该是指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是主要的传统节日;
2.这里的“教育”,我想应该主要指学校教育吧。因为从提问的句式和用词看,是指向学校教育的。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言,过节是多么自然,多么和谐,多么融洽的一件事,已经是深度融合了。
(图片来源:***://xiaoxue.eol.cn/zwts_10952/20101202/t20101202_547885.shtml)
3.如何将传统节日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呢?我这里提供一个思路,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和载体就是课题、作品或者活动了。教师可以根据节日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设计研究性课题,如某某传统节日的风俗影像志,或者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提出问题都可以;作品与活动方面,***取的形式就更多了,多媒体作品、剪纸作品、歌舞活动、食品制作活动、关爱他人活动等等。
怎么才能更好保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
百姓保留没用,***部门保留才有用,只要一句话就行,以前街上还有庙会,***部门一句话,取消了,环境污染怪放鞭炮,春节过后,没有放鞭炮的了,还是环境污染,那怪谁去,怪工业污染,如果这样工厂关了,还是污染,那就不准气车开了,如果还污染呢,是不是不准百姓做饭,以此类推,百姓不要活了,
怎么传承传统文化?连春节鞭炮都给禁了那还有年味儿吗?环境污染怪罪烟花炮竹,难道一年一次的春节放炮竹就成为安全,污染的罪魁:祸首了?咋不把汽车给禁了呢!最好把那些吃烧烤的,搞歺饮业的都禁了吧!
怎样才能更好保留中华民族传统的传统节日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过年,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上代传下代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一直到现在。在过去那么贫穿的年代,缺吃少穿的年代,老百姓以然是笑而面对,留连忘返。
如今生活好了,人民富了,国家更强大了。而年却过的越来越平淡了,越来越没有年味了!照这样下去,以后的年轻人还会过年吗?每到这个时候还不远万里往家赶吗?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口头禅,还能坚持多久?
本人想法,要想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继续廷续下去。首先应该尽到作为华夏儿女的一份子,应当无理由的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岀发。继续做好传帮代优良作风。把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惯以中国过年的文化,并让他们从小培养参与,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过年对中国人的重要性。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过年的乐趣,让他们真正的爱上过年,喜欢过年。中华民族的魁宝才不会失传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节日文化融合课例研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节日文化融合课例研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qbcbjlaw.com/post/63382.html